“384”是個再平常不過的數字,不平常的是它背后舍小家為大家的擔當與付出。在全校制動、多數師生集中隔離的情況下,建工志愿者們挺身而出,穿上白色“戰袍”,逆風而行,穿梭在食堂、宿舍、家屬樓和檢測點,守護著全校師生的安全。在此,向建工384名抗疫戰士致敬!感謝他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勇挑重擔,沖鋒陷陣,固守疫情防線。
“這防護服太陽大了熱,出汗了一吹風又冷,現在理解了防疫工作者的不容易”這是一位教師在穿上防護服后發出的感慨。每天天不亮,他們就穿上防護服,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嚴格按照學校的安排,分工協作負責送餐、送藥、維持秩序、消毒消殺和核酸檢測。他們可以為了冬至里學生吃上熱騰騰的餃子而推著板車一路小跑,也可以為了響應“應考盡考、公平公正、安全有序”而一遍遍撥打電話與考研學子確認防控信息。
李曉光副院長爭做戰疫“急先鋒”,努力當好寒冬“點燈人”,充分發揮黨員領導干部的示范帶頭作用,在崇業路住宅區擔任組長,積極投入一線工作;李培老師和梁坤老師平日里不善言辭,但卻在疫情初期、人手急缺的時候第一時間報名志愿者工作,在南校區運送物資、協助核酸檢測,經常一天下來汗水已經將衣服浸透;劉強老師發現有研究生發熱,立即聯系排查,忙碌到晚上十一點仍放心不下;李曉玲、張華、袁春博、黃小樂、江超、劉靜、苗曉瑜幾位老師在渭水校區不僅要完成年終繁重的本職工作,還要為學生送餐、協助核酸檢測、參加研究生入學監考和北校區應急醫療保障等工作;趙傳靚、晁立政、付宏濤、張勇、趙凡幾位老師第一時間響應上級要求,主動報名志愿者,在翠華路住宅區、小寨校區、崇業路住宅區巡邏、核酸檢測、維護秩序、運送物資,默默奉獻,毫無怨言;王永輝、靳梁巍、白濤、李宏偉、王立勛、李明軒、寇大為幾位輔導員白天要深入一線完成線下志愿者工作,晚上回到宿舍還有大量學生流調信息填報、密接排查、心理安撫等線上工作等待著他們去填報,一天下來,不知道什么時間才能吃上一口已經涼了的飯菜。即便如此,他們依然心系師生,言辭中傳遞著樂觀、豁達的正能量。

雪天里維持秩序的建工志愿者
范磊同學作為班長,積極加入志愿者隊伍,既要做好送餐、運送物資等工作,還主動收集師生中抗疫的新聞素材;鄧萬鈔同學主動支援馬克思主義學院,前后共招募了60余名志愿者,在防疫工作中奉獻力量;邵浩男同學作為一名剛剛轉正的黨員,牢記入黨誓詞,不忘入黨動機,義不容辭地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去,讓黨旗飄揚在抗疫前線;杜錦霖同學作為運送早餐的志愿者晚上只能睡4、5個小時,卻還體諒食堂工作的師傅們更加辛苦;陳虹霓、王曉慧同學利用自己的特長,手繪畫稿為同學們鼓勵、加油!還有太多默默奉獻,不知曉姓名的學生志愿者們,收斂了平日里的孩子氣,在疫情防控中像個真正的戰士一般沖鋒陷陣,拿出了能擔大任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哪有從天而降的英雄,有的只是挺身而出的凡人。第一次感受到病毒距離我們如此之近,也第一次感受到白衣天使就在身邊。有師生感慨:“自疫情發生以來,每當我打開朋友圈,看到那么多人在為抗疫無私奉獻,總會被感動得熱淚盈眶。”朋友圈里沒有了往日的曬美食、曬趣圖,轉而變成了累的睡倒在地上的“大白”、布滿霧氣看不清路的護目鏡、被口罩壓出傷痕的鼻梁、寒冷冬日里維持秩序的小小背影……感謝你們成為2021年學校最美風景線,成為4萬余名師生員工心中的感動人物、楷模和榜樣!
“撥雪尋春,燒燈續晝”,在疫情籠罩的寒冷冬夜里,是志愿者們點亮了我們戰勝疫情的決心和希望!我們堅信上下一心,眾志成城,一定能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后勝利!
(供圖:建筑工程學院 審稿:劉明和 網絡編輯:黃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