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天我們迎來冬至節氣,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在傳統觀念里,冬至是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凌晨,食堂工作人員就開始準備餡料、餃子皮、包水餃。薄薄的面皮包裹著鮮美溢香的味道,沸騰的開水里翻滾著玲瓏剔透的水餃,頗有“清水漂芙蓉,元寶落玉盤”之意。

天近拂曉,為讓同學們盡早吃上香噴噴的水餃,志愿者們快步流星,加快送餐速度,將這份溫暖及時“護送”。收到熱氣騰騰的水餃后,同學們感動不已,紛紛感慨這是“家”的味道,在朋友圈曬出這份來之不易的幸福,也堅信疫情過后,定會“相隔千里終團圓,共坐檀桌前”。

在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副院長姚以亮的組織帶領下,學院師生在寒冬為志愿者和同學及時補充發放隔離服、口罩、醫用酒精等防疫物資,為戰疫生活又增添了一份安全與保障。在寒冷的冬天,領導和老師堅守在抗疫一線,志愿者們不畏嚴寒,用奉獻精神傳遞著溫暖,班主任們也密切關注疫情動態,關心學生學習情況、心理狀況,關懷學生生活,積極配合學院疫情防控工作。


冬至后,北方氣候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在此也提醒大家及時增添衣服,注意保暖;室內要通風換氣,減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保持暢達樂觀,適當進行鍛煉。疫情終將消散,春日也定會如約而至。冬已至,春不遠!
(供圖:CDIC疫情防控宣傳報道志愿者先鋒隊 審核:姚以亮 網絡編輯:黃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