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歲末,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機械學院“工程機械設計與性能”教學團隊作為較早使用暢課平臺進行混合式教學探索的團隊,立即將教學活動轉入線上。
《工程機械設計》課程是長安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學生的專業發展必修課。通過兩年左右混合式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教學團隊摸索出一套適合自身課程特點的在線教學方式,在封閉校園、暫停線下課程的特殊時期,《工程機械設計》課程,“暢”通無阻,“課”時必達,通過暢課在線學習平臺,源源不斷將知識輸送給學生。
《工程機械設計》是具有學科特色的長安大學特有專業發展課程,課程目標是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工程機械總體、底盤以及工作裝置設計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培養學生把所學的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產品設計中的能力。目前在全國開放的線上各類“MOOC”、“微課”等授課資源中,沒有能夠直接選用和借鑒的類似課程。教學團隊近年來一方面著手建設慕課,另一方面一直不斷探索如何借助學校的暢課在線教學平臺,形成受眾面較小的專業特色課程“校內金課”的教學模式,在建設高質量的課程學習資源的同時,更關注于提高線上教學資源的使用率,使線上線下的銜接更加通暢。
本學期,暢課在線學習平臺已完成了騰訊會議、Classin的對接,在目前進行的直播課堂上,教學團隊對課程內容進行了梳理和規劃,以微課題為單元進行了知識點的分割和重組,使碎片化的知識系統化,來提高知識傳遞的時效性,并結合知識點內容在暢課平臺內建設了線上學習資源與測試題庫。課前,教師通過平臺發布問題引導式的自主學習,讓學生先掌握基礎,進行一個低階思維的訓練;課中,線上直播,針對課前學生反饋的學習問題,有針對性、有重點、有深度的講解與討論;課后,結合典型工程機械產品設計,布置課題任務,讓學生進行產品設計前期的相關準備工作和選型,完成高階思維的引導。通過這種層進式的課堂活動,在真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實現了自我認同和共同構建,促進了高階思維的形成。騰訊會議和Classin內置的錄課功能,還能記錄課程內容,讓無法按時收聽直播課程的抗疫志愿者,在工作結束后,能自行安排時間回看學習。
與此同時,教學團隊根據在線學習平臺中對學生學習過程性數據的記錄,分析學生的學習軌跡,及時、客觀、全面的評價學生學習狀況,為精準教學、個性化教學提供數據支持。并用于教與學的反思,通過師生協同反思,不斷改善授課效果。
同心抗疫,共克時艱,“工程機械設計與性能”團隊的老師們用教的堅守詮釋育人之道,機械學子們用學的堅守擺渡成才之舟,相信我們長大人齊心協力,定能戰勝疫情!
(審稿:李勉 網絡編輯:黃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