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7日19∶30,資源學院“齊心抗‘疫’不停研”在線首場學術報告暨“資源論壇”第一百五十四講線上報告順利舉行。此次特邀資源學院院長李榮西教授作題為“流體地質填圖于找礦”和青年教師李瑞保副教授作題為“大陸造山帶俯沖增生楔識別(專題地圖)及地質意義”的學術報告。學院師生共計220人參加本次線上學術報告。報告由副院長李佐臣教授主持。

李榮西教授作報告
李榮西教授從地質流體與成礦成藏作用、流體地質填圖與找礦方法創新、流體地質填圖實踐與示范等三個方面進行講述。系統介紹了流體地質填圖的方法和意義,闡述地質流體的重要性和多樣性,明確地質流體是成礦(藏)不可缺少的介質;流體地質填圖是找礦方法的一種創新,并結合大巴山前陸盆地、鄂爾多斯盆地的研究成果,詳細介紹了流體地質填圖對找礦及成藏成氣工作的應用價值和指導意義。
李瑞保副教授從大陸造山帶的研究任務及研究意義入手,重點介紹了現代板塊邊緣典型俯沖增生楔(雜巖)結構及特征、大陸造山帶俯沖增生雜巖(增生楔)與蛇綠混雜巖的區別,結合研究成果對蛇綠混雜巖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詳細闡述。
最后,參會師生就關心的科學問題進行在線交流,兩位老師分別進行解答。
副院長李佐臣對報告會予以總結。感謝院長李榮西教授提議并帶頭作報告,也感謝李瑞保副教授,兩位老師從流體地質填圖與找礦、大陸造山帶俯沖增生雜巖(增生楔)識別及科學意義精彩的報告。李老師表示在隨后一段時間,學院將持續邀請不同研究方向的專家、教授,為學院的老師、研究生和本科生安排內容豐富、學科廣泛的學術報告,也歡迎學院的博士、碩士研究生來資源論壇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學習經驗,豐富我們在制動、隔離條件下師生的學術生活,齊心抗疫不停研,服從學校和學院的防疫政策,專注做好本職工作,請同學們堅信我們終將戰勝新冠疫情,請同學們堅信在最艱難的時刻我們老師始終與你們同在。
此次講座在疫情肆虐之際給學院師生帶來了一場豐富的學術之旅,增長學識的同時也助長了學院師生的學術氛圍,真正達到了齊心抗“疫”不停研的目的。
(供圖:陳陽陽 李延鵬 審稿:薛冬均、李佐臣 網絡編輯:黃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