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學院二級心理健康輔導站秉持“引心理之清泉,潤悠悠之心田”的工作理念,遵循學生成長規律,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和心理發展特點,著力加強大學生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構建“助人-自助-互助”心理育人工作體系,切實把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五育并舉,融合育心”推進心理育人工作落到實處。

構建朋輩互助隊伍,發揮同伴“互助”力量。彩虹志愿者連續9年組織新生“破冰行動”——新生團體輔導,幫助新生在入學初期更迅速地了解彼此,建立友誼。連續10年做實心理健康服務類“彩虹使者進宿舍”品牌,通過打造一支由72名彩虹使者、26名學生骨干建立彩虹使者聯系宿舍常態化機制,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雙向協同工作機制。每月召開一次彩虹使者培訓會,指導彩虹使者深入學生宿舍了解學生心理動態,不斷提升彩虹使者服務能力和“互助”成效。積極開展心理委員工作能力培訓,在學習生活中敏銳發現同學的心理變化。
提升心理助人成效,賦能“助人”隊伍力量。學院舉辦多場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專題培訓,舉辦“大學生心理危機的識別與應對”專題培訓和“輔導員談心談話技能提升”專題培訓,參與“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識別與干預”專題培訓,幫助輔導員在工作中能夠更加精準敏銳識別學生的情緒變化,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把心理咨詢服務從“被動式”變為“主動式”,賦能“助人”隊伍力量,構建“‘五心’護航強心理,立德樹人育‘匠心’”的心理健康工作新格局。
營造多彩校園活動氛圍,培養心理“自助”能力。學院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連續舉辦十屆校園心理情景劇大賽,通過情景演繹反射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參與學生500余人次。邀請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教師面向學院新生,開展《新生活 心賦能》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幫助同學們緩解焦慮情緒,迎接大學新生活;組織開展校園攝影大賽、心靈茶話會、心理圖書分享會等活動側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同時,學院由傳統講座培訓式教育拓展到實踐教育,舉辦“525彩虹文化節”等戶外團體輔導、素質拓展類活動,營造人人關注心理健康、人人宣傳心理健康的良好局面,培養學生心理“自助”能力。
建工學院二級心理輔導站在2012年、2016年、2017年、2023年、2024年五次榮獲校級“優秀心理輔導站”榮譽稱號,新的階段,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繼續打造一個走進大學生內心、聆聽大學生心聲的特色鮮明、實踐服務型組織。

(審稿:馬熠航 網絡編輯: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