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人文學院院長杜智民、副院長李妮、系主任常莉帶隊,學院公共管理系教師和2022、2023級本科生一行130余人赴西安市閻良區開展本科生專業技能訓練。閻良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紅花,閻良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馬輝,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管委會紀檢監察工委副書記苗衛孝,閻良區數據信息中心副主任沈小溪等參與指導調研。此次調研內容包括石川河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北馮村鄉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秦漢櫟陽城文化遺址保護與管理、國家航空產業發展等。
上午9時,師生到達閻良區石川河,閻良區水務局副局長馬永文為師生詳細講解了石川河農業科技示范等六個功能模塊的發展規劃、河長制的落實、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科技賦能等綜合整治方法,治理前后的鮮明對比,學生們深刻體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石川河生態環境的調研體驗進一步讓師生切身感受到其綜合治理的顯著成效。

閻良區水務局負責人為師生介紹石川河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在“全國百強鎮”關山鎮北馮村,村黨支部書記馮尚堂帶領師生們走進甜瓜種植大棚,通過對吊豌種植、人工授粉等技術的了解,感受現代科技賦能農業種植的高效生產模式,領悟現代農業的產業化發展之于鄉村振興的巨大作用。師生們深入“甜瓜主題文化館”,品嘗了不同品種的甜瓜,真切感受到中國農村集體經濟助力共同富裕的基層力量。師生對北馮村的“甜蜜”產業贊不絕口,同時對閻良區石川河沿岸“一村一品”產業發展帶來的新時代農村嶄新面貌有了直觀認知。
師生前往秦漢櫟陽城文化遺址,了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遺址開發和文化管理,感悟商鞅變法的勇氣及創新精神,增強了對中國古今國家治理理論的理解,了解當地政府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原則,對秦漢櫟陽城文化遺址的保護和開發措施,體會到公共管理學理論在政府治理實踐中發揮的顯性作用。
在西安三角防務股份有限公司、興航公司以及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師生開展閻良國家航空基地航空工業成果轉化調研,了解航空工業生產的部分過程以及我國航空發展歷史,在試飛院功勛園調研中深刻感受到中國航空人的奉獻精神,為他們“航空報國”的熱血赤誠和“航空強國”的豐功偉績深深震撼,更堅定了同學們為國家奉獻,為社會服務的理想信念。


師生在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功勛園合影
(審稿:趙劍鵬 網絡編輯: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