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20日,長安大學水環學院“探路紅色小崗,青年助力振興”實踐團赴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進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重走紅色足跡,探尋農村改革發源地所承載的厚重歷史記憶和寶貴精神財富。

聆聽歷史,傳承紅色精神。踏入“當年農家”紀念館,實踐團成員跟隨講解員的步伐,漫步于曾經的農家小院,體悟小崗人的敢想敢干精神。此外,實踐團還在紀念館內觀看了紅色情景劇、當地民謠、花鼓、剪紙、鳳畫等,感悟傳統之美。團隊成員走進沈浩同志先進事跡陳列館,認真學習領悟沈浩精神,并志愿加入講解員隊伍,做沈浩精神的發揚者,紅色故事的講述人,為前來參觀的各地學子和社會人士進行講解。

科技助農,賦能產業發展。在當地蒸谷米公司負責人的引導下,團隊成員參觀了公司的產品展廳、產品實物和生產車間,熟悉蒸谷米制作的原料選擇、處理技術、營養價值、產品優點和所獲專利等相關信息,并圍繞蒸谷米的發展優勢以及在科技興農和鄉村振興方面的經驗與感悟進行分享和討論。實踐團走進“美麗小崗”直播間,團隊成員結合資料以及實踐經歷詳細介紹各個農產品的制作過程、生產環境、生產工藝以及口感特點等與觀眾彈幕進行互動,將小崗之聲帶入了更多的青年學子的視野中。

對話先鋒,砥礪再譜新篇。實踐期間,團隊成員調研走訪了“大包干帶頭人”關友江、嚴金昌兩位老人、村委工作人員團隊以及當地村民,深入了解小崗村的歷史沿革、發展現狀、政策支持和大包干精神內涵等。在走訪交流中,他們還寄語新時代學子努力學習,傳承老一輩實事求是、認真踏實、敢為人先的精神,為農村發展做出一份貢獻。

歷史的印記,時代的榮光。在這片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土地上,青年一輩應該擔負起責任與使命,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號召,用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譜寫新時代美麗鄉村的新篇章。
(審稿:劉揚 網絡編輯: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