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13日,長安大學“‘渝’見紅色印跡·‘橋’見新質發展”暑期社會實踐隊前往重慶開展實踐調研。
實踐隊先后前往重慶大轟炸遺址群“六·五”隧道慘案遺址參觀,拜訪曾經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感受和平來之不易,體悟人民戰爭中的人民力量;前往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研習,了解張露萍、葉挺、“小蘿卜頭”宋振中、江竹筠等革命先烈的斗爭事跡,感受“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的堅貞品格,回憶崢嶸歲月,賡續“紅巖精神”。

實踐隊感悟“紅巖精神”
實踐隊前往畢橋村實地調研黨建引領下鄉村振興的實踐成果,了解畢橋村“紅黃雙榜”積分制等特色基層自治制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和勞動實踐,切身體會清朗黨風、文明鄉風、淳樸民風。

實踐隊在畢橋村調研
實踐隊與林同棪國際工程咨詢(中國)有限公司開展座談會,并分別前往千廝門嘉陵江大橋等跨江大橋進行參觀學習,結合專業知識共同探討每一座橋梁的結構特征、外觀設計與實際效用,切實感受橋梁建設為人民便利生活及城市經濟發展做出的突出貢獻,見證交通強國夢的不斷實現。

實踐隊在林同棪國際中國參觀交流
本次實踐活動讓成員們深刻感受到重慶所承載的光榮傳統與紅色基因以及敢為人先、勇立潮頭的奮斗精神。成員們表示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刻領會、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努力成為紅色文化的傳承者、砥礪改革的先鋒者、事業發展的創新者,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青春力量。
(審稿:劉偉 網絡編輯: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