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襲擊了長安大學,各校區實行封校管理,自學校封閉管理、分區管控以來,翠華路住宅區在分片區牽頭負責人王耀文和工作組組長石松的領導下,在離退休處十四黨支部老黨員的帶動下,組成了家屬區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分為綜合協調組、信息報送組、物資供應組、督察督導組、核酸檢測保障組和醫療保障組六個工作組,形成了網格化管理、群防群控的防控體系和全方位志愿服務的保障機制,實現了封校以來,家屬區零輸入、零疑似、零感染的防控目標。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志愿服務隊由家屬區的退休黨員及退休職工、教職工黨員及群眾、職工子女、校內滯留人員組成,尤其是在退休黨員的帶動下,大家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斗爭,確保流調摸排、核酸檢測、隔離轉運、環境消殺、物資保障等各項措施施行得嚴而又嚴,最大限度切斷疫情傳播鏈,同時保障居民生活。
網格化管理,群防群控,確保“三零”目標
志愿服務隊針對教職工、離退休人員、遺屬和子女、租住戶、校內滯留人員以及行動不便的老人,摸清底數,以樓棟為單位實施網格化管理,發揮離退休處十四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各樓長職責,造表建冊,一一勾兌,確保家屬區內人員測核酸應檢盡檢,對一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每天堅持上門檢測。督察督導組每天分工,輪流值班,在小區執勤檢查,規范大家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管控升級后,督察督導組更忙了,每天堅守崗位,除測核酸外,嚴格控制居民出門。一位參與志愿服務的老黨員驕傲地說:“共產黨員沒有退休,永遠要以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國家需要的時候我們必須上!”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傳遞愛與正能量
自封控的第三天起,原定為小區配送生活物資的供貨人員害怕傳染,不再愿意為小區售貨了,無奈之下,小區志愿者組建了物資供應組,由一位后勤處老師和5名志愿者組成。每天,他們早早出門,把蔬菜物資從小區門口搬運到院子中央的空地處,擺放整齊,分工上崗為大家銷售。不會用秤就從頭學起,手凍僵了就搓搓手繼續,他們不畏嚴寒,不辭辛苦,堅守崗位,默默工作,讓居民每天能吃到新鮮的蔬菜,他們不僅僅是銷售了一顆顆大白菜、一個個土豆,他們把愛與力量傳遞給了家家戶戶,讓大家有信心戰勝疫情!志愿者鏗鏘有力的話語依然縈繞在耳邊:“我們會繼續鼓足干勁,堅定信心,連續奮戰,全力做好物資配送服務,為戰勝疫情貢獻力量!”
疫情無情人有情,點滴服務記心間
自學校封控以來,志愿者為居民協調購藥購電、買天然氣已經成為了例行工作,尤其讓大家感動的是,好幾次有居民深夜突發急病,醫療保障組的志愿者不顧白天辛苦一天的勞累,立馬上門了解情況,協調醫院、聯系120救護車,甚至陪同病人到醫院辦理住院手續,要忙到夜里兩三點。當大家說:“趕緊休息吧,今天不要去院子服務了。”他們都笑著說:“沒事,不累,多付出一些,多一份安心。”

就是這樣一群可愛可敬的志愿者,他們是最美逆行者,在抗疫一線,不惜犧牲個人利益,默默做著院內平凡細小的工作,卻譜寫了一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危難時刻顯身手的壯美贊歌!
(審稿:石松 網絡編輯:黃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