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曾在陜西考察時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睘樯钊肓私猱斚录t色旅游發展模式、紅色資源利用情況,傳承和學習革命先烈不畏艱難的革命精神,長安大學赴陜西延安“青春綻放熱土·助力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隊在王瓊和王少銳老師的指導、組織和帶領下,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市開展了為期7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出發伊始躊躇滿志勇向前
7月24日,全體隊員和老師們討論確立了調研主要集中在對延安當地村莊發展現狀、歷史文化資源、公共與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現狀、能源利用形式、碳排放量現狀、經濟產業發展規模以及村民對于當代低碳生活的再認識環節,并再次核準并充分討論了擬調研的村莊前期資料和梳理了調研計劃,強調了工作的要點重點以及注意事項。
節能宣講低碳理念進鄉村
7月25日,全體人員乘火車前往延安市。實踐隊于25-29日輾轉于延安市寶塔區蘭家坪村、文化溝二村、黃蒿洼村、西溝村,子長縣芋子灣村等自然村和行政村,展開了初步且較為深入的村莊聚落居住人居環境調研、村民居住環境物理環境和碳排放量測試活動及問卷調研并開展了雙碳目標下的節能降碳宣講活動。
在寶塔區蘭家坪村的調研活動中,隊員們受到了第一書記張彥軍書記的熱情接待,聆聽了老黨員侯占君老先生的光榮事跡及對青年一代科學工作者提出的希望。在蘭家坪村進行的專業調研中,經過對現狀村莊的測繪、攝制記錄和居住環境以及生產、生活狀態記錄等實地觀察,結合老師的現場指導,隊員們再次深刻地認識到,要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鄉村建設的綠色發展引領性要進一步強化,要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推動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加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讓良好的生態變成鄉村振興的支撐點,方能更科學高效地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實踐隊員在蘭家坪村與村干部合影
調研中的各個村落都具有典型的文化和自然資源特征,其中文化溝二村歷史文化遺存豐富,村中保存有中央軍委軍事工業局舊址、八路軍大禮堂舊址、八路軍軍政學院三處革命歷史文化遺址。黃蒿洼村是寶塔區第一批拆遷村莊,村書記在黨建辦公室熱情接待了隊員們,并講述了村莊概況。位于鳳凰山腳下的西溝村尚保存有陜北山地民居聚落。子長縣瓦窯堡鎮的芋子灣村,擁有豐富的物產資料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村落的生產、生活狀態各有特征,對于環境的適應性和需求也有不同的特點。在調研中針對不同情況,分別做了相對應的記錄、實驗和梳理,歸納分析了不同類型村落開展低碳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實踐隊在文化溝二村與村民座談
鄉村實測,科學技術助振興
在調研過程中,實踐隊的師生們也通過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宣傳冊向村民們宣傳科普了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導群眾積極開展生態家園建設活動,提倡推廣使用太陽能采暖、節能照明設備等一系列綠色環保節能產品。村民們反響積極,并熱情與隊員攀談和邀請大家進行住屋現場測試。隊員們采用訪談和田野調查的方式,了解并梳理了各個村落的空間布局;典型住宅建筑特征;生活起居模式;以及主要的營造材料和技術手段;并且針對當前村民冬季、夏季和過渡季節的主要采暖方式、通風方式以及清潔能源的使用情況開展了深入調查;通過科學技術手段進行人居環境的數值測試,分析當前農村住房環境現狀,為改善本地區人居環境積累數據資料。隊員們也進一步了解了“在農村發展“低碳經濟”,實施“低碳生活”,能夠更好地為民謀福祉的民生情懷,對于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有重要意義?!?/p>
延安之行終于寶塔
實踐隊隊員們參觀了寶塔山、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紀念館。寶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標志和象征,登臨其上,圣地景色盡收眼底,高原風光一覽無余,使得隊員們連聲感嘆:“只有登上了寶塔山,才算是真正到了延安?!?/p>
7月30日,在老師們與實踐隊對于調研過程和初步結果進行匯總整理后,本期調研活動的野外作業環節落下帷幕。此次延安之行,所到之處無不觸發大家對崢嶸歲月的記憶,同時隊員們深刻意識到了當前我國構建現代低碳鄉村,可以充分利用科學知識和新媒體技術,營建具有創新性的傳播普及的方式。在低碳鄉村構建公眾參與的重要基礎環節中,以鄉村居民所喜聞樂見的畫冊、微電影等創新傳播模式為著眼點,配合專業的科學知識和應用實踐技術,使大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低碳意識,切實開展低碳的生活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審稿:王妍婷  網絡編輯:韓月)